荆门石化通过开展“比指标完成、学总部先进、赶沿江先进、超历史最好”的“比学赶超”活动,不断“寻标、对标、达标、创标”,2009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标,加工损失和能耗创历史新低,实现利润在集团公司炼油板块排名靠前。
该公司根据“总部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沿江企业先进水平”、“本单位历史最高水平”3层标准,确立了23套生产装置204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16种自销产品销售价格的“比学赶超”目标和对标值。该公司企业管理处把对标目标制作成工作图表,悬挂在各操作室墙面上,各单位填写指标实际完成值,各项指标与对标值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方便了车间及时对比分析。
在“比学赶超”活动中,该公司将“比学赶超”融入“三基”管理中,使车间管理越来越精细。由于该公司联合一车间分管蒸馏装置的电脱盐合格率和分级控制合格率连续不达标,该装置主任白家文坚决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到现场逐条管线、逐个阀门进行排查,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进行流程优化,强化操作纪律,在未增加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靠管理实现指标提升。
“比学赶超”让荆门石化的表单化管理逐步强化。该公司环保车间把可以量化分解的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头上,强调用数据和图表说话,强调细致对比分析指标。联合一车间把指标细分成一条条具体的保障措施,每一条措施都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制作工作图表,责任人通过图表就能清楚地知道工作何时干、干什么、怎么干。
荆门石化全员参与“比学赶超”,个个争先进当一流,企业各项指标大步提升。2009年,该公司原油加工量、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均位居沿江炼化企业第一位,并创建厂40年来的历史新高,加工损失比上年降低0.12个百分点,炼油总能耗比上年降低6.66个单位。该公司联合一车间1号蒸馏装置电脱盐合格率在7月和8月达到100%,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总部先进行列;环保车间单月硫酸产量最高5300吨,创装置单月产量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