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引发各界对中国海上鑽井平台生产安全的担心。同样是从事海上石油生产的中海油指出,集团已及时採取一系列工作,从设备和程序上杜绝发生此类事件的隐患。不过,中海油亦认为,由于技术所限,一旦这类事故在1,000米至2,000米水深发生,目前全球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迅速解决。
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说,近10年来,全球超过一亿吨储量以上的重大油气发现60%以上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在深海。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如果严格按照设计和正常的工艺流程操作,发生类似墨西哥湾这麽大事故的概率原本非常微小。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技术所限,一旦这类事故在1000米至2000米水深发生,目前全球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迅速解决。
他指出,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必须要有技术上的准备或储备。这事件亦提醒中国的石油企业,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深海维修和建设能力。
当自己的事故去重视
另据中海油品质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介绍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中海油领导层高度重视,提出「把BP公司的事故当作中海油自己的事故」去重视、去研究,并迅即手开展工作:5月底前,在全公司范围内完成对正在作业的鑽井、完井、固井作业的井控专项检查,对防止井喷的程序和设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设备和程序有效可靠,重新修订、颁布鑽井、完井、固井程序; 6月底前,针对南海深水鑽井项目制订抢险和防污染应急预桉,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重新审验在建的海洋石油 981深水鑽井平台防喷器控制系统,确保在平台倾覆沉没后,仍能通过备用系统自动关闭水下防喷器组等。
已形成多项应急预案
据介绍,为应对海上突发事件,中海油已形成包括应急预桉、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信息系统和应急响应队伍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应急系统。并自主投资近5亿元,已建成7个溢油响应基地,加之上百个海上油气田配备的防污染设施,已初步形成一个防止溢油污染的抢救体系。
儘管如此,周守为指出,目前由中海油搭建起的这个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长远看,建议全国甚至相邻海域周边国家建立共同的防止溢油污染的抢救体系,一旦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应急,将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