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石化公司财务部门了解到,这个公司通过强化承兑汇票管理,对外支付做到了当月收取当月全部支付。截至8月底,共转付承兑汇票2.82亿元,仅此一项降低财务费用514万元。
这仅是吉林石化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的成果之一。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目前,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吉林石化财务处从激活沉淀资金、用好平衡资金两方面入手,最大限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公司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强化承兑汇票管理。针对承兑汇票数额上升,单张票面金额过大,导致对外支付较为困难的实际,吉林石化财务处从销售和采购等涉及承兑汇票金额大、数量多的环节入手,加强承兑汇票管理,使沉淀资金“活”起来。在销售方面,他们制订并下发了《关于提高收取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息的通知》和《关于承兑汇票收取额度相关事宜的通知》,明确客户在支付货款时如以承兑汇票方式结算,需向公司支付贴现息,且支付的承兑汇票单张票面金额不能大于100万元。在采购方面,要求将公司收取的承兑汇票全部对外支付给供应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承兑汇票收取得到了有效控制,对外支付实现了当月收取当月全部兑付,有效活化了资金。
活化沉淀资金还要切实减少积压物资和报废资产。为此,公司组成清查小组并由专人负责,对积压物资和报废资产积极清理,采取招标方式处置资产,仅此一项盘活资金3732万元。
在激活沉淀资金的同时,吉林石化切实用好平衡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严把预付款和收支计划两道关口。为有效减少预付款,他们在合同签订时,积极与供应商协调沟通,争取客户垫付资金,减少预付款支出。在千万吨炼油等项目建设中,取消对施工队伍建筑安装费用预付结算的方式,均按施工进度情况结算。对于设备材料采购,原则上采取货到付款的结算方式,特殊紧张物资和原料,预付款以最低原则支付。吉林石化还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按照月财务收支计划,准确编制周资金计划,在确保大宗原材料采购及重点工程项目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严控各项非生产性开支。在付款审批程序上,坚持各项结算“先挂账后付款”。在资金使用上,切实做到“该花必花,花必花好”,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吉林石化资金管理“活血化淤”,切实发挥出“造血”功能,为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月至7月,这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