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ESPO能成为亚太基准油家族新成员吗?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9-07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ESPO管道 (包括一期、二期以及中国段)

      8月末,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正式投产进油,同时,中俄原油管道的主管线——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也已出口原油8个多月,未来前景正被专家和机构看好。8月31日于北京举办的2010普氏能源资讯中国石油研讨会上,普氏公司(Platts)认为,ESPO原油可能成为亚洲原油市场新的价格标准。

      能成为原油市场新的价格标准,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地位的体现。同北海布伦特原油、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和阿联酋迪拜原油一样,这种以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名称(the Eastern Siberia–Pacific Ocean oil pipeline)缩写命名的ESPO原油将来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基准原油之一。

      高质低价引发关注

      ESPO原油刚在市场推出的时候,市场需求比较低迷,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俄罗斯石油公司当时对ESPO原油并无一份很详细的分析报告。但在两个月后,随着俄罗斯石油公司出具了详细的报告,亚太地区的广大炼油商都跃跃欲试,对ESPO表现出了强烈兴趣。根据道琼斯通讯社的报道,目前买家除了日韩外,还有瑞士Gunvor,美国Tesoro、埃克森美孚等公司。

      “ESPO原油已经在亚太市场各地经过广泛考验。”普氏能源资讯亚洲执行总编李威强说。

      ESPO原油若要成为亚太基准油,价格是一个有利因素。依靠地利之便,ESPO原油只要4天左右就能送到亚洲客户手上,而来自波斯湾的油轮则需耗时三周。除了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以外,也使得输油成本较低,油价比较有竞争力。再加上关税补贴,也使得这个新品种的原油在价格上更有竞争优势。

      另一个有利因素是ESPO原油的油品质量。ESPO原油是中质原油与重质和高硫原油的混合油。不同于通常含硫量高的重质俄油,ESPO原油含硫量约为0.6%,较接近低硫原油,API重力点数则比较靠近典型的高硫原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质量优于传统俄罗斯原油,可以作为亚太地区各种中质至重质原油的替代品,替代来自西非、中东和拉丁美洲品质类似的原油,甚至替代北美一些产量处于下滑趋势油田的原油,例如阿拉斯加北坡油。

      供应不足是最大瓶颈

      尽管与会专业人士大都预测ESPO将会成为新的亚太基准油甚至成为中国未来一揽子原油之一,但普氏能源资讯中国高级分析师梁晓欣对此发表了个人看法:“要想成为亚太的原油基准,交易量不能少于50万桶/天~60万桶/天。但是按照目前ESPO的供应量来说,运能还是无法达到。对它的新角色的猜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

      梁晓欣认为,从长远来看,不完全排除ESPO 作为基准油的可能性,但要真正成为亚太基准油,还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ESPO原油要完全确立自己在亚太市场的地位,至少得等原油出海管道完全打通、总运输能力达到满负荷运转以后。目前远东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通油,但来自斯科沃罗季诺的石油仍需通过铁路运往科济米诺港,而按计划,二期工程要在未来几年才能竣工。在运能方面,俄罗斯正在努力中——联邦国家专业技术委员会在8月批准了一个项目,旨在把ESPO石油管道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段的年输送能力从目前的3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同时,要切实保证向东部供油,就必须尽快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田。目前,该地区虽已有油田在开采,但数量还较少,仍需要大量时间、金钱、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零关税政策的稳定落实。由于决定地区原油定价机制的基础是贸易量、所形成的规则和贸易习惯,在市场条件方面,俄罗斯也将面临较大挑战。

      竞争压力引发挑战

      ESPO原油管道建设为俄罗斯引进外资、加强远东地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如果将来确定以此油种为亚太基准油,俄罗斯将获得的各种好处毋庸置疑。

      目前来看,俄罗斯有意推动ESPO成为亚太地区的基准原油的意图是比较明显的。根据俄塔社的报道,早在ESPO原油初入市场的一月份,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负责人便表示其将来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基准原油。而专家分析,在此基础上俄还将谋划基准油定价权的主导地位。

      ESPO已经给亚太市场其他原油供应商带来了竞争影响。自俄罗斯将ESPO混合原油输往亚洲市场后,中东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原油供应商就开始调整亚洲地区的出口战略。

      在运储方面,为了更便捷地供应亚洲,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扩大了在日本冲绳等地的石油储备规模,阿尔及利亚、挪威等国的一些公司则加强与韩国的合作,准备通过当地的一些储备库向亚洲客户供油,南美的一些石油公司也已尝试在东北亚建立石油转运站。

      在价格方面,普氏公司全球董事孟特佩克在今年二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和ESPO竞争,在市场上供应长期合约的石油业者纷纷采取积极的策略,以吸引亚洲顾客。伊朗和伊拉克已经开始改变过去由买家负担运费的销售手法,改由卖家支付运输和保险费用,以强化竞争力。沙特也意外调降给亚洲客户的3月阿拉伯轻油售价。

      总之,西方国家的原油用量已达高峰已成为普遍共识,相比较之下,亚洲市场需求仍持续增长。石油需求的最大驱动力来自亚洲,因而吸引原油供应商将目光朝东,投向亚太这块成长最为快速的市场。而俄罗斯ESPO原油的参与,将会在这一新兴市场里掀起更多浪潮和变数。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伊朗汽油产量达到自给自足水平
    下一篇:巴西国家石油子公司拟提高乙醇产量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