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敖南油田产能建设工程
大庆油田中十六联合站工程
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工程
大庆油田南三油库工程
西气东输南京计量检测中心工程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油气混输系统工程
2010年,大庆油田设计院(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已走过50年的辉煌历程。
50年风雨兼程,50年拼搏奉献。大庆油田设计院成立于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设计院伴随大庆油田一起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全院广大干部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创业、精绘蓝图、勇克难关、励精图治,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0年春华秋实,50年业绩丰硕。建院以来,大庆油田设计院累计完成规划设计170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2500多项,荣获国家级奖励68项、省部级奖励 556项。其中,获得“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百年经典建设工程大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佳感动中国工程设计大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佳自主创新企业大奖”。拥有国家授权专利 116 项,是“国家一级科技事业单位”、“国家AAA级信用企业”。曾获得“全国先进科技集体”、“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和“大庆油田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路领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50年卓有成效的发展,大庆油田设计院已成为集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开发研究和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石油行业指导性设计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
企业资质实现提档升级。大庆油田设计院持有全国工程设计最高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还持有工程勘察(甲级)、工程造价(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环境评价等行业资质21项。相继建成多个经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量监督检验、环境评价检测机构、省部级科技研发中心等,共有14个较大型的专业实验室。这些专业技术机构和研发机构包括: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石油工业原油及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油工业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庆油田化学剂及水处理质量检验中心、大庆油田公司环境监测评价中心,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田地面工程试验基地、黑龙江省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次采油先导试验基地地面工艺研究中心等。
优势技术实现重点突破。大庆油田设计院形成了寒区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沙漠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滩海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化学驱注入与采出液处理技术、高凝高黏原油采出液低温集输处理技术、大型地面油库与钢制储罐工程技术、大型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技术、天然气深冷工程技术、油气计量检定技术、油气田化学剂研发与应用技术、石油工程数字化与地理信息技术等十二大优势技术体系,在石油行业内具备比较优势。
体制机制实现重大转变。2002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庆油田设计院成功改制为大庆油田控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子公司,生产经营模式发生转变,设计科研结合机制更加紧密,在工程建设和科技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改制之后,按照国际工程公司模式以及国企建设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形成了以项目为基本单元,以专业室为重要依托,以事业部、工程部为利润中心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经济规模实现重大跨越。长期以来,大庆油田设计院主营业务始终以设计科研为主,工作量主要来源于油田内部。2002年改制以后,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建设,科研与设计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育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设计、科研、产业化的格局。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努力承揽行业内外重大工程项目,提升检测、评价等技术服务的市场份额,生产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提升,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0%。
队伍素质实现重大提升。大庆油田设计院员工总数已从建院时的80多人扩展到如今的2155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来自清华、北大等300多所高等院校160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其中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534人,博士、硕士学历280人;拥有勘察设计等行业22个专业的执业注册工程师243人、高级项目经理69人。先后培养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3人,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院长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佳现代管理企业家1人,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15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级技术专家9人、优秀设计师13人、优秀勘察师3人。先后有3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人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
一路突破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50年来,大庆油田设计院走过了一段攻坚克难、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光辉历程,走过了一段以科技服务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科技服务石油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关键工程技术自主创新
油田早期开发阶段。为了打破外国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大庆油田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发明了井口水套加热炉,自主创新了萨尔图流程,为大庆油田早期开发上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庆油田自然条件较差,地处高纬度地区,地下水位高,沼泽地较多,原油具有“高黏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的三高特点。大庆油田设计院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挑战自然,风餐露宿,进行万点调查,在国内首次测量出高寒地区热传导系数k值;顶风冒雪,穿越东北三省,进行万里测温,艰难探索铁路罐车运输的温降规律,解决了大庆原油外运难题,为实现油田试验大开发,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立下了功勋。
设计人员确定了采油井的合理回压值和水力摩阻系数,使油气混输管道计算更符合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和设计数据,适时提出了行列式布井的地面集输工艺原始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完善,设计发明了“单干管多井串联加热保温密闭集输流程”。1964年10月,该流程被正式命名为“萨尔图流程”,1965年获国家科委一等发明奖,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科技发明技术。
油田全面开发建设、快速上产阶段。大庆油田设计院加紧科研攻关,一举创造了喇嘛甸油田油气集输流程,通过科学规划、严谨设计,用时两年全面建成喇嘛甸油田,创造了国内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高速度,喇嘛甸油田油气集输流程获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依靠先后开发建成的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大庆油田以平均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快速上产,为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5000万吨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庆油田设计院在油田率先创造出先进的原油脱水工艺技术、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破乳剂研发及应用、非金属油罐的研发及应用,为油田大规模高效注水开发和环境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满足了油田开发生产需要。这四项技术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5000万吨高产稳产阶段。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连续27年高产稳产。这其间,大庆油田设计院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成果,在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领域,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遵循油田基本建设方针及有关的技术政策,紧紧围绕油田开发和生产,研究和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面工程技术体系,配套设计建设各系统工程。这其间,以“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油气损耗、提高油气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向新技术要潜力、要效益,使油田建设设计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保证了油田高产稳产,取得了丰硕成果。
油田老区北三区产能建设一期工程,吸收国外预制化、装配化的先进理念,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双管掺活性水、热水洗井清蜡两级管理、原油密闭集输工艺流程。该项工程连续获得三项大奖,即1983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奖,1985年获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 。
大庆乙烯原料工程工艺技术研究是集自主研发、引进国外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位一体的地面工程配套技术,是在萨、杏、喇油田,开展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回收轻烃、向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提供原料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大庆乙烯原料工程工艺技术研究获1990年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
大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地面工程是确保油田高产稳产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地面工程配套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庆油田持续稳产,除具有较先进的油田综合开发技术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通过这项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采用了一整套比较先进的地面工艺技术,适应了注水开发全过程,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可靠保证。大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地面工程设计满足了油田稳产的需要,稳产年限之长居世界大型油田之首,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项工程设计1994年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
在三次采油注聚合物驱油工艺技术方面,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以保持注入液黏度为核心,以聚合物配制站和注入站为主体的聚合物配注工艺技术。依托这一工艺技术,为大庆油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油田注聚工程。该工程1999年获国家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系统配套技术集成创新
油田可持续发展阶段。大庆油田自觉肩负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历史责任,大庆油田设计院努力承担技术引领、建设龙头、效益调控的职责,坚持开展油田持续优化、科学简化工作,深入开展三次采油、气田开发、节能降耗等地面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地面工程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促进了油田开发技术的整体提升,满足了新时期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的开发需要,支撑了大庆油田“油气并举”和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恢弘事业,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龙虎泡水源二期工程、宏伟电站供热工程、聚中十四联合站及系统工程、油田油气混输系统工程、大庆敖南油田产能建设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分别获国家优秀设计金、银、铜奖或建设部优秀设计奖。
在大庆敖南油田产能建设工程中,大庆油田设计院借鉴了大庆外围、吉林、长庆等油田的建设模式,引入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形成了实现“一个目标”、采取“四优”“三化”措施、开展“三项现场试验”、应用“二十项技术”的敖南模式。在方案设计中,解放思想,大胆突破,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参数,取得了降低投资成本的良好效果,形成了全新的敖南油田模式,为外围油田地面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对外围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敖南油田产能建设工程2009年荣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一路跨越
“走出去”彰显实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大庆油田设计院继续坚持“立足油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加快了“走出去”步伐。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打造技术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参与市场竞争,积蓄企业发展能量。在参与市场竞争、承揽外部工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视野,锻炼了人才队伍,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新的技术优势,打造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国内外经典工程,在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管道工程、油气储库工程设计等领域彰显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这些设计建成的经典工程包括:我国第一座山地原油库——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我国第一座大型10万立方米内浮顶储罐群——中海油壳牌南海石化油库;我国第一座大型盐穴储气库——西气东输金坛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亚洲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计量站——西气东输南京计量检测中心;我国第一条数字化管道——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西气东输第二大气源——塔里木英买力气田群地面工程;我国第一条高纬度、永冻土地带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漠河至大庆段工程;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部分标段管道工程;西气东输淮武支线管道工程;冀东南堡油田1号构造地面建设工程;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油气混输系统工程。
历经五十年栉风沐雨,走过半个世纪如歌岁月,大庆油田设计院的综合实力已得到显著提升,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雄厚。站在建院5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庆油田设计院迈着坚定与豪迈的步伐,带着希望与梦想,踏上了新的征程,续写更加壮丽的华彩篇章。
大庆油田设计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