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在20小时生焦周期连续运行292天后,11月2日,洛阳石化焦化装置实现了18小时生焦,创造国内最短生焦周期纪录,装置运行步入国内同类先进行列。
焦化装置设计生焦周期为24小时。自2008年开工生产以来,他们在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努力缩短生焦周期。经过前期的试生产,2010年1月4日正式实施了20小时生焦周期,并保持了装置的大负荷长周期平稳运行。
进入下半年,面对原料油加工量大幅提升和原油劣质化带来的重油不平衡,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威胁的不利局面,焦化装置通过开展“找问题,查原因,定措施,提建议”活动,深挖生产潜力,挑战装置极限,提出了焦化装置实施18小时生焦的设想,并付诸了实施。
他们制定了18小时生焦周期运行方案,建立了交接班明白卡和生焦周期异常波动台账,设置关键控制参数展板,开展水力除焦和石油焦输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攻关,确保装置在新的生焦周期下安全运行。
实现18小时生焦后,焦化装置加工负荷达到113%,能耗由过去的37.78千克标油/吨降到了目前的20.12千克标油/吨,液收由60%提高到63%以上,为洛阳石化经济技术指标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晓源 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