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腐蚀的密封圈材料已找到
燃气专家、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秘书长梁作俭对记者说,二甲醚作为燃料在安全性、环保性、竞技性方面有很强优势。他介绍,从2003年国内企业上马二甲醚的生产项目至今,生产技术上中国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等都曾出台措施对这一能源进行推广。但二甲醚作为燃料进入普通家庭的道路仍不顺畅。因为,二甲醚如果以纯烧的形式推广,用户要更换所有燃气灶具,成本很高。而且新能源的产能供应,没有传统燃料稳定。此外,密封圈会受到二甲醚的腐蚀,可能造成燃气泄漏。
二甲醚生产企业的工程师说,事实上,能够抵抗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两种混合气体腐蚀性的密封圈材料已经找到,并且经过了严格试验,否则,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程序不可能走到这一步,不可能将这一方案公示。
反对声背后需博弈
业内人士说,征求意见稿遭到不少反对,在预料之中:一方面确实存在技术上的分歧,但更多的是博弈。“二甲醚是国家重要发展的清洁能源,现在需要的是广泛论证、科学规范,而不是用与不用的问题,更不是有害与无害之争!”省质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而现实情况则是,用户家里液化气钢瓶的密封圈没有更换,存在安全隐患;二甲醚被无良企业私自掺混的情况非常普遍。对此,广东省政协委员刘立平着急了:“如果规范再不出台,不仅广东百姓每年需增加近十亿元的额外支出,还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解释
二甲醚究竟是什么?
一种安全清洁的燃料
记者在不同的资料中查阅到对二甲醚的介绍:“二甲醚在空气中十分稳定,无腐蚀性,微毒,不致癌”、“在室温下为无色、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主要危害为高度易燃”。
调查过程中,不论是对征求意见稿持支持态度的××燃气公司,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其他燃气公司,大家对二甲醚本身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燃料是没有分歧的。目前,业界一致承认二甲醚贮存、运输的安全性比液化石油气好,而且燃烧完全,没有残液和黑烟,也没有硫。
违规私掺招来“毒名”
记者留意到,人们对二甲醚的“坏”印象,以及媒体对二甲醚冠以“有毒气体”的恶名,是在燃气企业违法将其掺入液化石油气中被曝光之后才出现的。
从去年开始,珠三角及广州的液化石油气加气站非法掺混二甲醚的情况不断见诸报端。有业内人士甚至称,广东有80%的企业都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出售,掺混的比例甚至达55%。记者在一份国外专家的实验报告中看到,掺混的比例越高,对液化气瓶原来的密封圈的腐蚀就会越快。
市面上二甲醚的售价比液化石油气的售价每吨低三成,约1500-2000元。因此有不少商家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
争议
每瓶省10元?还是会更贵?
如果征求意见稿获得通过,市民会得到什么好处?有业内人士介绍,采用混合气体,其热值比任何一种单一气体的热值都要高,因此,不但价格会下降,而且一瓶气会更耐烧。而且二甲醚不需要像液化石油气一样依赖进口,可以长期保持较平稳的价格。
曾有反对该征求意见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掺混二甲醚使用,市民是占不到便宜的。因为单位重量二甲醚的热值只有液化石油气的63%,而根据目前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的价格,液化石油气大约是在5500元一吨,二甲醚是4000元一吨,这样单位重量二甲醚的价格是液化石油气价格的73%。这意味着要烧开一壶水,虽然用了更加便宜的燃料,但是需要烧更长的时间,最终市民要掏更多的钱。
这一说法遭到持支持态度的企业的工程师反驳,他向记者展示实验资料说,虽然二甲醚的热值比液化石油气要低,但混合使用却可实现1+1>2的效果。他解释道,二甲醚自身含氧,燃烧时所需空气仅为液化石油气的61.5%,混合气的热值比液化石油气还要高,大约为1.079∶1,会更耐烧。他说,如果按照20%的比例掺混,估计价格要比目前的液化石油气每瓶便宜5-10元左右。
“二甲醚”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曾被认为有诱人前景。业内也普遍承认,如果能解决液化气罐的密封圈腐蚀问题,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掺混使用,将更环保更便宜。但自生产项目上马至今,七年,其混乱的使用现状,给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二甲醚究竟是什么?其应用到底会给市民带来怎样的影响?争论不休的是技术上的观念差别还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