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全国遭遇几十年罕见的低温天气。截至1月6日,全国直供电厂煤炭库存下降到2020.22万吨,电煤库存仅够用8天。全国电煤供应紧张形势依然没有缓解,而电煤现货价格继续攀升。煤炭工业协会认为,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电煤紧张局面与煤炭供应量无关,煤炭产能过剩的压力并未缓解。
我国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是比较早的,煤炭工业部在1984年就成立了信息中心,“七五”“八五”期间,经历了从一开始建立各级信息中心、搞人才培训、普及计算机应用,到重点进行统计、财务、物资供应、运销等系统的应用和计算机拨号上网、实现点对点通讯的过程。当时国内还没有品牌化的管理软件,煤炭工业部计划司、财务司、生产司组织开发了生产调度、计划统计、煤炭储量管理、劳资管理等应用系统并在行业内推广,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工作。
管理中受益
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失衡的状态,国有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较好,一般的地方小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总体来说,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普及率较低大多数仍处于人工统计汇总阶段,特别是产运销存财业务,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手工处理,加上机构不断调整,只能不能变换,工作人员不能持续稳定,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只是统计汇总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信息收集效率不高,统计过程中人为失误较多,实时监控生产和安全在好多单位还不能够实施。
那么煤炭行业目前信息化状况到低怎样,如何进一步加快煤炭行业的信息化步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到吉林省舒兰市矿务局信息中心主任常柏。
记者:目前吉林省舒兰市矿务局信息化的现状?
常柏:我们的信息化工作一直在延续,但是前几年做的并不理想,直至前年,我们才整体更新的系统,确实花了不少钱,在我们的会议上我已经表态,煤炭行业信息化现状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已经制约了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行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所以我们不能落后。
的确,煤炭行业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必须推进煤炭工业生产现代化、销售网络化、管理网络化、采购电子化与管理科学化。煤炭企业经营发展不仅要了解煤炭产量,还要了解产、运、销、存的综合、准确的数据。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拓展到产运销存财业务的管理上。要实现产运销存财业务的管理信息化,需借助于ERP等综合管理软件系统,通过综合应用达到全面掌握各地、各煤种的生产、销售、装车发运、流向、到货等煤炭供需信息;了解主要铁路流向、铁路限制口煤炭流量、主要煤炭港口库存量等信息,具体指导煤炭运销工作;实现煤炭企业年度订货、月度销售、每日煤款回收等销售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使企业领导及时准确了解自身产、销、运、存情况,及时组织货源、调整生产经营工作等。此外,网上信息发布、煤炭网上订货等系统的应用将对煤炭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些系统与企业转机建制和强化管理紧密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就信息化的规模、深度、广度来看,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常柏:一方面企业内部对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矿区通信专网等工程建设普遍比较重视,发展较快,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相对而言发展较慢,另一方面,各企业之间差距很大,相当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少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能从中受益。
标签:煤炭资讯,煤炭价格,煤炭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