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煤电一体化:五大电力进军煤炭开采冲刺亿吨煤企

    访问: 煤矿动态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1-29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也许再过数年,单独挖煤的企业将失去最起码的市场支撑,因为五大电力正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进军煤炭开采,名曰“煤电一体化”。

      这个现象在近期五大电力集团陆续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得到了证实——五大电力集团无一例外地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产量,甚至都将短期煤炭产能的目标指向“亿吨”。

      “发电企业不占有一定的煤炭资源风险太大,也很难改变煤电不对等的市场地位。”中电投总经理陆启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煤电煤炭无法理顺,是电力集团不断提高煤炭自给率的直接诱因。

      “2012年,中电投将跻身亿吨级煤炭企业行列。”该集团1月27日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透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其煤炭产量同比增长了30%,达到4297万吨;2010年煤炭产能可达7275万吨。至此,中电投已成为继神华、中煤之后,央企第三大煤炭生产企业。

      而华能集团2009年在山西、陕西、新疆等五大煤炭基地全面渗透,其控制的煤炭储量已达400亿吨。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介绍说,2010年华能集团的目标是完成煤炭产量5686万吨,同比增加29%;新增煤矿产能超过1500万吨。此外,还将推进煤炭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对下游铁路和港口的投资,进一步打造煤电运一体化的产业链。

      五大电力冲刺亿吨级煤企

      一边是部分火电机组受制高煤价,一边是煤炭产业变身为集团主要赢利支柱,两者对比正好诠释五大电力集团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在中电投2009年各下属公司利润排行中,中电投煤炭产业最主要开发主体蒙东能源集团以超过12亿元的利润排行集团公司第二,利润总额仅次于贵州金元集团。

      中电投的统计数据还显示,2009年中电投煤炭产量增长30%,而产能更是快速增长了46%,已达5015万吨。

      本报记者了解到,中电投计划在今年新增煤炭产能2260万吨,使其煤炭产能达到7275万吨。如果按此速度增长,中电投将在2012年跻身“亿吨”煤企行列。

      据陆启洲介绍,中电投在宁夏的红墩子煤矿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争取今年开工;贵州林华煤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即将正式投产;而内蒙古其北、新疆煤矿资源也已得到落实。

      华能集团的煤炭业务发展速度也毫不逊色。华能集团年度报告则显示,华能集团2009年新增煤炭产能2048万吨,总产能已达到4772万吨,同比增长75%。2010年华能集团的目标是完成煤炭产量5686万吨,同比增加29%;同时,华能计划年内新增煤矿产能超过1500万吨。

      大唐集团虽然只计划在2010年使其煤炭产量达到700万吨,但其规划目标称将在2015年使其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左右。大唐集团总经理翟若愚表示,近期要高度关注有关省区煤炭资源整合政策和进度,积极参与煤炭资源的收购和重组,以加快煤炭产业的发展。

      另据了解,国电集团2009年煤炭产量为3200万吨,同比增长38%,计划在2010年使其控股煤炭产能达到4500万吨;华电集团提出,2010年的目标是核准、开工煤炭项目3100万吨,到2013年使其控股煤矿产能达到1亿吨,利润超过50亿元,集团所属电厂煤炭自给率达到50%。

      国电集团燃料公司去年就在山西取得兼并重组整合煤矿的主体资格,成功控股国兴、国强、南峪3座煤矿。而国电旗下河南公司、广西公司也在省内进行煤矿整合和资源收购。同时,还增资重组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公司,并购贺斯格乌拉等煤矿,新增优质资源储量43亿吨,“三片一线”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煤炭企业压力?

      一份相关数据显示,根据五大发电集团煤炭发展计划,到2015年各大发电集团的煤炭自给率将能达到30%-50%,甚至更高。

      这引发煤炭企业的担忧,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就提到目前全国新增煤矿的产能已大大超出了煤炭需求的增速,而与此同时,由于连续出现电煤短缺现象,电力企业近期纷纷投资煤炭领域,正在逐步形成煤炭资源自给,这进一步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

      但上述华能集团人士表示,煤炭企业市场意识比较强,几乎年年都会预测产能过剩,但实际上近年来却几乎是年年供应紧张,所以尽管电力企业扩大煤炭产能,但短时间内并不可能导致煤炭产能过剩。

      电煤紧缺近年来时有发生,使电力企业电煤供应缺乏保障,而煤炭价格的上涨更使火电企业经常陷入亏损泥潭,所以尽管电力企业开发煤炭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但各大集团“仍然得不得已而为之”。

      陆启洲认为电力企业向煤炭领域拓展是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措施,但随着煤炭自给率的提高,将有助于电力企业搞升谈判话语权。他表示,“如果发电企业不占有一定的煤炭资源风险太大,也很难改变煤电不对等的市场地位。”

      目前,中电投在东北的电厂基本是中电投自己生产的煤炭供应。“既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也平抑了东北地区的煤价。”

      但中电投更大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发展煤电路港一体化模式实现更大范围的煤电联营。陆启州对记者表示,中电投将依托蒙东丰富的煤炭资源,除了打造煤电铝产业链之外,还积极推进两个“外送”:一是建设蒙东煤电基地,将劣质煤资源就地转化,通过特高压电网进行“北电南送”;二是对蒙东褐煤进行提质,在满足吉林、辽宁东北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外送至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缺煤地区,实现在更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

      近期,由于天气原因煤炭供应偏紧,市场电煤再次进入涨价快车道,加上近段时间重点合同兑现率偏低,不少火电机组又陷入亏损,而国家煤电联动政策往往无法及时启动,这更使发电集团更坚定必须走煤电一体化道路。


    标签:煤炭资讯,煤炭价格,煤炭常识

    上一篇:太原市煤炭局举行综合考核述职述廉大会
    下一篇:严寒冬季 信息化助力破解煤炭供应失衡现状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