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胜利油田为长久稳产奠基亮剑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4-09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春回大地,杨柳吐绿,万物生机勃发。胜利油田轰轰烈烈的40天上产活动顺利结束。

      在这场考试中,顺利油田上下拧成一股绳,交出一张答卷:原油日产量在短短40天时间里增加1500余吨,开发水平超目标,钻井效果超目标,作业质量超目标,一举扭转生产被动局面,踏上年剩余水平。无疑,这是一张优异的答卷。

      透视答卷的前前后后,它给我们留下颇多启示。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40天里,胜利20万职工的热情和动力如海潮般澎湃。干部职工一条心,主业后勤一条心,机关基层一条心,人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上产!一切让路于原油上产,一切围绕着原油上产,一切服务于原油上产!

      上产,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它在今天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带给我们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感觉,演绎出一幕幕令人震撼与感动的场景:深夜里,荒地中,领导干部与职工们共同巡线;寒风里,暴雪中,专业人员与工人们抢修电路;打头阵,当先锋,工程主力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进一线,下基层,社区不但送来健康更参与护矿;深调研,定措施,机关督导组与欠产单位共商对策……

      油田上下心齐、气顺、劲足,一举扭转多年未有的被动局面。

      然而,这一次的扭转,难度何其大!进入2010年来,多年未遇的持续低温、4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全省范围的限电压负荷、愈加恶化的油区治安环境……前所未有的困难接踵而至,让2009年生产主动的良好感觉在2010年年初顷刻间荡然无存。一度,不足10万吨的原油库存连正常周转都有困难,油田总体欠产更达10万吨——需要2万口油井努力转上近一天半。

      但是,我们有信心!这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国家在金融危机让全球陷入迷惘之际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紧随其后的一揽子计划提振了国家经济更提振了全球经济复苏。信心能够凝聚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这激荡在20万职工心中的信心,化作超上产目标359吨的优异成绩,亦将化作今后持续上产稳产的强大动力,更将化作百年胜利长久稳产的愿景之基!

      科学部署优化运行

      提及上产,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起峥嵘岁月里的大会战场景。然而,我们如今面对的是已不再青壮的油田,岁月侵蚀和长久劳累,已使它负担不起一哄而上、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索求。当然,不计成本拼工作量或许也能取得短期胜利,但对油田多年来苦心经营渐渐好转的稳产基础无疑会是破坏性打击,这绝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因此,胜利油田领导一再强调:科学部署、优化运行,一定要强化高效工作量、控制低效工作量、杜绝无效工作量,一定要一手抓上产、一手抓稳产。这种主导思想从根本上决定上产的科学、优质、长效。

      科学部署上,40天的产量目标、钻井和作业工作量合理分解至每个单位每个旬度,低产低液井如何治理,新井贡献几何,措施目标多少,一并加以部署。油田专门成立5个督导组,日运行,旬讲评,帮助欠产单位科学上产,强化油地关系和综合治理工作。各开发单位更将产量目标分解至每一天,主动单位顾全大局,欠产单位自觉加压。

      优化运行上,对油田这种大工业生产格局而言,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拖累整个生产效率,因此,优化是全面而细致的。油田层面通过整体优化产能结构、投资结构、工作量结构提高成本利用效益,而构成大工业生产链条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可以优化,最大限度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稳产与成本控制两不误。如通过优化方案,现河厂较计划减少措施16井次,却多增能16吨。

      遍观油田各系统各层面,科学与优化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这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优质与长效。优质,就是高效工作量增加;长效,就是上产稳产并重。如通过优化前期论证,临盘厂油井措施有效率高达94%。整个上产活动中,作业质量大幅提高,一次合格率和生产时效分别较去年全年提高2.1和8.1个百分点,油田专门选择滨685-1井等50口“全优作业井”进行表彰。

      一条优美的产量运行曲线,背后是决策者的运筹帷幄与执行者的群策群力。看似简单的科学优化四个字,背后又蕴藏着多少智慧和付出!而这,才是油田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内涵所在!

      精细管理比学赶超

      正因为老油田的脆弱,我们才要更精心地呵护。“一井一策,一块一法”,油田一直倡导的全员精细注采管理,就是要求老油田开发管理处处事事时时更要体现精细。

      精细的主要对象就是3万口油水井,油田每年2700万吨的产量都自它们而来。上产活动中,油田各系统各单位无缝隙开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主题活动,对标先进查不足、挖潜力,各单位积极采取革命性措施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现河厂下气力完善单队计量,落实管理责任。纯梁厂制定预案全员动员确保恶劣天气下的油水井管理,分区块分油藏优化油井参数管理,在160口长停井中细挖出40口潜力井。河口厂抓好地面参数、沉没度、举升工艺三个优化,组织群挖“小措施”1400余次,增油3500余吨。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上产活动中,各单位群众性挖潜蔚然成风,收效显著。事实上,职工群众作为油水井的直接管理者,生产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力量非常值得倚赖。石油开发中心基层职工通过分析低部位邻井情况,扶起高部位长停井义古11-4井,初期日自喷近20吨,且不含水。这显然比完成同等产能的数口重大措施井效果好得多,群众智慧可见一斑。

      这样的精细开发基础管理,就是实现老油田持续发展的根本。开发系统就是要以单元目标化管理和井组注采分析为载体,按不同油藏类型和开发阶段,建立科学的油藏开发技术指标体系和管理指标体系,通过选树典型发挥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稳产基础,控制自然递减,不断提高老油田开发管理水平。

      精细管理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永恒课题。永恒,就意味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在今天足够精细,不代表明天依然精细,明天精细了,不代表以后可以一劳永逸。每天,新的问题和矛盾都会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必须每天精细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提升精细管理的水平!

      打好稳产“持久战”

      40天上产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它不是一时权宜,也绝非一年之计,而是打响东部老区保卫战的第一枪。从百年胜利的长远发展看,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还有更多超出想象的各种困难,我们必须将上产活动中凝结的智慧、激情与作风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向老油田长期稳产这一重大课题亮剑,向我们面临的各种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亮剑!

      对于外部挑战,我们要未雨绸缪提早谋划。年初不期而遇的极端异常天气,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它来的时候我们才发觉自己的无能为力,也许今后灾害还将纷至沓来,也许将更加极端异常;风云莫测的国际市场变化,曾让我们体验过山车的惊险感觉,但它来的时候我们才发觉经济运行质量不够稳定,也许今后的波动将更频繁更剧烈。所以,我们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措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真工夫,才能增强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对于内部问题,我们应三省吾身修长补短。稳产基础还不够牢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管理上还有可以精细的空间,我们要结合老油田开发规律,由追求工作量规模转向强化工作质量,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由被动调整转向主动超前控制,更加注重上产稳产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严格过程优化,加大基础建设保障投入,标本兼治、苦练内功、激发潜能,增强发展后劲。

      40天上产活动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整体跨越式提升,我们证明自己有能力达到这种全新的高度,我们更有责任以此为起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推进上产稳产,使精细管理开发水平更上层楼——就像“开发战线的红旗”、“精细管理的样板”胜采22队说的那样:让明天胜过今天!

      让明天胜过今天,让明年胜过今年,让将来胜过当下!为百年胜利长久稳产的辉煌愿景,奠基!亮剑!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上一篇:中原油田职业道德建设荣膺河南省先进称号
    下一篇:西南石油局党委启动四强四优活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