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亮出自己优异的海外成绩单数天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贴出一纸公告,宣称提升薄启亮和孙波为有限公司副总裁。
从国际业务板块同时提拔两人这在中国石油高层任用历史上尚属首次,但这并不是偶然。薄启亮和孙波原都是中国石油海外市场的管理者,同时被提升,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石油2009年海外业务成绩确实不菲,而且证明了海外业务在中国石油心目中的"沉淀"分量。2010年,中国石油"走出去"的步伐再次提速。
丰收之年
虽然金融危机程度加深、变数增多,但2009年对于中国石油来讲依然是个丰收之年。不仅国内油气成绩优异,而且国际业务也挂出了喜人的红灯笼。
中国石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累计完成海外原油作业产量6962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82亿立方米。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42万吨和14.6亿立方米,海外油气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外,公司海外油气管道共输送原油3924.9万吨,比上年增加257.9万吨。原油加工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达到1008万吨。
此外,中国石油全年新获项目9个,其中千万吨级以上油气项目4个;收购了新加坡石油公司,加强了炼化、贸易、仓储以及海外运营中心的下游建设;战略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的竣工投产,实现了我国西部油气通道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全年完成合同额同比增长27.4%;对外合作项目发展到24个,年产量达到645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8倍。
不仅硕果累累,中石油2009年的海外业务还亮点纷呈。其中成功进入中东市场堪称2009年我国油企海外成绩单上的最大亮点之一,值得大书特书。正如蒋洁敏在伊拉克项目启动仪式上所说:"中东是全球油气富集地区,是石油行业高端市场,地位十分重要。进入中东石油市场是几代中国石油人的梦想。"
正是在这个梦想之地,中石油频频传来捷报。2009年中石油巧用合作妙招,相继成功竞得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哈法亚油田、艾哈代布油田的开发合同,其中的鲁迈拉油田是伊最大的油田。此外,中石油还与伊朗签署了北阿扎德甘等油气田开发服务合同。
这的确是个重大的突破。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对此如此评价:"中石油在中东地区取得突破,成功进入伊拉克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中国石油融合了各种因素在复杂区域拓开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意义不容小觑。"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单线贯通无疑也是中国石油国际市场所取得的又一辉煌成果。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不仅用时短,还创造了数个中国管道建设历史上的奇迹。中亚天然气管道不仅能够增加资源国和过境国的税收,而且对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天然气进口资源的多元化意义重大,并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再加上一注砝码。
在中国石油2009年国际业务的成绩单中值得浓墨重彩的地方有很多。正如邢厚媛主任给予的褒奖:"在经济危机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一方面稳住了阵脚,一方面清醒自己该做什么,不仅长期发展战略未受影响,而且在过去不太熟悉的市场领域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局面,这值得称赞。"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