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着眼高标准 占领制高点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08-16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中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提出“工程技术必须来一场革命”,是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实事求是的科学部署,是对工程技术业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鞭策和鼓励,是为了工程技术业务尽快实现“华丽转身”、早日站在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市场高峰而提出的科学决策。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这把“剑”,在集团公司党组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培育下,经过十几年励精图治的打磨,俨然已成“利剑”,不仅在国内屡建奇功,而且在国际大舞台上扬名扬威。但是,同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核心业务对工程技术的需求而言,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不小差距,突出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储备不足、队伍不够精干、成本居高不下、内部体制机制不畅,科研资源浪费、内部恶性竞争等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管理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而关键和难点,也是管理上的革命,要革掉管理上的积弊,打通体制机制上的瓶颈和关节,革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革掉高成本和低效率,革掉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革掉经验主义……总之,要在管理上真正下大工夫。

      管理上采取革命性措施,关键是降本增效,重点是精兵简政、瘦身消肿、狠调结构、严控规模、优化格局,通过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科学组织,减少用工数量,提高劳动效率。

      比如,我们的电动钻机,每队有四五名机电人员,机械钻机也有三四名。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钻井队,基本没有这些编制。他们的电机设备,从开机到运行,往往十天半月不需要维护。而我们的电机时刻需要几个人“看护”,像娇气的小孩子。这值得深思。实际上我们的电机也没这么“娇气”,也很皮实,我们也能研发高性能、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发动机,设备的可靠程度同先进国家相比,也不逊色。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人家一样,把上述冗员减下来呢?

      实际上,我们有的企业已经迈出这一步,而且尝到了甜头。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把所有的电机运行外包给设备供应商“济柴”维护。钻井队伍可借鉴这种专业化服务的模式,建立专门服务队伍实行区域化服务,或外包给专业团队,这样既省事又省钱的好事,何不大胆去尝试?还有,我们的后勤服务,是否也有精简的空间,每支队伍几乎都是“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能否像这次工程技术年中工作会议报告中所建议的,有意识地去培育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公司,负责我们的生活后勤、井架安装、钻具转运等非核心事务。这些无疑值得好好研讨、深思。

      尝试也是革命。革命也好,改革也罢,往往是从学习、借鉴和尝试开始的。不去学习别人好的做法,不去尝试新的做法,永远实现不了“华丽转身”。外国钻探队伍先进的管理办法可学,我们自己的队伍有益的尝试可鉴。先进的管理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学习改进中提升的。

      管理上“瘦身消肿”,有些管理者反映很困难,不知如何“瘦”、如何“消”,关键是不知多余的“肥肉”怎么切、往哪扔。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既然是革命,就要有革命的勇气和智慧,就要能拿出革命性措施。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好我好他也好,不是革命;花拳绣腿更不是革命。革命就是要动真格、想高招、见实效。比如工程技术服务业务重组以来,面对这困难那困难,这矛盾那矛盾,有的企业胜利突围,扭亏为盈,有的企业却还深陷亏损泥潭,还在抱怨没有市场、“吃不饱”。其实大家面临的外部环境没有本质区别,政策环境也没有厚此薄彼,真正的差距在内部,在管理者的脑子里,在执行者的操作中。

      只要肯想,办法总会有的。工程技术业务要实现“华丽转身”,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我们真正来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油

    上一篇:中石油员工冒酷暑操练技能
    下一篇: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探索与创新经验交流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