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河南石油分公司的员工正在为欢度春节做准备,投诉电话在这时响起。
打电话的是河南开封的尤先生。这天下午,尤先生驾车驶进位于开杞路标有“中国石化”的加油站。加油员没有了平时的热情,既没有引车到位,态度也很强硬。当尤先生询问是否可以使用中国石化加油卡时,加油员的拒绝让他心生疑窦。仔细一看,加油员并没有穿着中国石化统一的蓝色加油服。再三确认之下,加油员才勉强承认并不是国企中国石化的加油站。开车驶出加油站后尤先生发现,这座加油站外观和中国石化的一模一样,难怪自己会看错。尤先生在投诉电话中说:“真是庆幸,如果加了油,说不准现在我的车已经在路上抛锚了。”
河南石油接到电话后,迅速组成打假小分队,按照消费者提供的线索,向有关部门举报并深入实地落实情况,同时对开封加油站市场状况进行了排查。48小时内,假冒的中国石化加油站顺利被取缔。信息回馈到尤先生,尤先生开心地说:“中国石化不仅油品质量没得说,办事效率也非常高。”
河南石油分公司2009年共取缔假冒仿冒中国石化加油站90余座,并将举报电话95105888、95105988公之于众,随时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随着中国石化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一些社会经营单位或个人企图挂上“中国石化”的招牌,吸引和欺骗消费者以牟不法利益。据消费者反映,这些假冒、仿冒中国石化的加油站油品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服务恶劣。除河南外,安徽、湖北、云南、贵州、河北、天津等全国很多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仿冒、非法使用中国石化商标的行为,误导消费者。
为了维护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中国石化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李鬼”油站、净化市场环境的行动从未中断。
“3·15”前夕,记者从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了解到,自2009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假冒仿冒中国石化商标的社会单位1003个,已经配合有关部门清理995个,完成率达到99.2%。假冒加油站总数比上年下降了52%,社会单位假冒仿冒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打假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销售事业部企改处副处长吴阳告诉记者,假冒中国石化商标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侵害了中国石化的商标专有权,损害了中国石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针对这一状况,油品销售事业部和各地石油分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对社会加油站及中国石化租赁站、特许站、联营站进行全面排查,并配合工商等政府部门,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利益。河北石油分公司配合媒体、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通过舆论宣传、行政执法等手段,全面深入推进打假维权工作。到2009年12月底,181座仿冒假冒中国石化标志加油站全部清理完毕。江苏江阴石油分公司贯彻集团公司精神,制定了《商标使用及维护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健全了商标使用及维护管理体系。2009年8月,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仿冒“长城”HM46抗磨液压油产品。同时,有关部门通过进销发票,顺藤摸瓜,查处了江阴的上家假冒销售商,并查清了生产该批假冒的“长城”46L-HM普力抗磨液压油的无锡厂家,切实保障了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