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鹿集团爆出毒奶粉事件,2010年丰田汽车发生大规模召回事件,这一系列由质量问题引发的企业品牌形象倒塌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未来的市场将由品牌主导,如何捍卫品牌形象将是中国石化面临的大挑战。
为此,记者就中国石化加大质量工作力度的意义、下一步推进质量工作的重点及科技在质量工作中的作用等问题采访了科技开发部主任谢在库。
记者:中国石化在质量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谢在库:中国石化一贯重视质量工作。近年来中国石化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均有显著提升。首先,中国石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规范,以标准化拓展市场,产品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已拓展到国外。其次,大力推进汽、柴油产品质量升级和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国近3万座中国石化加油站以及覆盖全国的24小时客户服务专线电话时刻展现中国石化优质的品牌形象。再其次,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中国石化的很多产品如润滑油、合成树脂、沥青等都得到应用并创出了品牌,赢得了荣誉。最后,在工程建设方面,石油铁军打造的石油工程质量优异并走出国门,受到业主的好评,炼化工程领域屡屡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奖。这方面的成绩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石化质量工作成绩优异。
记者:为什么在质量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还要继续加大质量工作力度?
谢在库:当前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这给中国石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国内排名第一、国际排名第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国石化要不断完善质量工作体系建设,实现产品标准升级,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还要不断改进质量工作,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质量工作,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化质量工作,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记者:强调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对中国石化今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谢在库:意义非常重大。质量对中国石化发展的影响是每个员工有目共睹的。苏树林总经理在质量工作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石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成为世界第二大炼油公司、第四大乙烯生产商,之所以能够位居《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第七位,与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扎实开展质量工作是分不开的。是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口碑成就了今天的业绩”。这番话高度概括了质量工作在中国石化发展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记者:中国石化社会责任口号“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深层内涵是什么?
谢在库:从字面上理解是,我们销售的每一滴油都会把质量放首位,都会对客户和消费者作出承诺。但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这里讲的‘每一滴油’,不是狭义上的‘油’,它既包括我们经销的油品,也包括我们提供的其他所有产品和服务。这里讲的‘承诺’,承诺的不仅仅是质量,更包括数量、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这是苏树林总经理在质量工作会议上对“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内涵的诠释,解释得非常清楚。
记者:质量工作会明确了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社会责任口号,那么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做到这些呢?
谢在库: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统一宣传贯彻、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首先,质量方针、社会责任口号、质量目标的实施都需要广大员工对质量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在思想上提高对质量的认识。各企业要做好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工作,在活动中重点宣传质量方针和社会责任口号。其次,要将我们的质量方针和各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层层细化分解落实指标和任务,使质量方针能在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和落实。再其次,落实责任就是要求广大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抓好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记者:根据今年质量月的主题“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集团公司对接下来的质量工作有哪些重点安排?
谢在库:主要有三点:一是借助全国质量月活动的良好氛围增强质量意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进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宣传;二是利用质量月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质量体系建设,我们所属企业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发展还不是很平衡,所以各企业要加强和深化质量体系建设;三是通过质量月活动检查我们质量工作的每个环节,使其都能符合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各企业要从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储运、交付、服务等环节对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隐患、找差距、定措施、抓整改、促提高,使我们的质量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记者:怎样理解科技对质量工作的作用?
谢在库:浅层理解,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质量进行检测,把产品本质的性能表现出来。从更深的角度讲,科技可以影响产品质量是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新技术的推动。如成品油从国2到国3再到国4,质量等级越来越高,升级换代的过程需要科技的推动,如果没有炼油工艺的进步和催化剂的升级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如果说产品升级的内在动力是市场的需求,那么途径则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产品某些指标更优、更先进,从这个角度讲科技进步对质量工作的影响更大。
记者:苏树林总经理提出“管理、科技、文化、道德等因素决定质量的优劣”,那么怎样能更好发挥科技方面的作用来配合质量工作?
谢在库:首先,每一项发明创造和新技术都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在质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要加快研发满足国5标准的汽、柴油技术以及后油品升级时代的炼油技术,提高油品质量以达到国家对环保的进一步要求。其次,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方法的推出直接影响了产品结构调整,有时是渐进式的,有时是跳跃式的。要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力度,使产品结构调整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再其次,公司提出要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这就要求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人员要脚踏实地,经常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服务,促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