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石油集团公司“质量月”活动拉开帷幕之际,在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具体部署下,中国石油各海外项目“质量月”活动全面展开。
各海外项目公司从组织层面高度重视,就“质量月”活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结合海外业务发展实际,紧密围绕“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抓好质量和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伊拉克公司鲁迈拉项目从采购物资源头抓起,严格实施产品质量认可和国际招标制度,构建供应商信息库和供应商动态跟踪体系。按照“大干150天,确保年底实现IPT目标 ”动员令,结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承包商及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监控力度,确保无质量事故发生。
尼罗河公司借助“质量月”活动及穆斯林斋月期间工时关护政策,将岗位质量标准融入联合作业公司的生产运行,引导属地和外籍员工加强质量程序控制与隐患排查,形成共识共力的质量自觉行动。
南美公司以侧重于质量、标准、法律法规等制度执行情况,系统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承包商一道抓住质量管理薄弱环节,开展了管理体系及生产过程的排查,坚持做到深挖细找,边检查、边整改,堵塞漏洞,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中俄合作项目部请专业培训教师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组织编写了《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阿穆尔河)穿越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切实提升质量管理的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和效率。
尼日尔项目深入开展“七查一访”活动,针对自查问题进行整改。尼日尔炼厂召开了无损检测专题会,对现场焊接管理、焊条管理、无损检测等做了严格要求,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乍得项目以质量管理与控制为主线,深入分析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和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对于工程中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设专人把关,并做好旁站监督管理,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乌兹别克斯坦项目确定以“三查”为重点,从前期设计入手,精细研究,抓好第三方监督,建立内控及有限授权制度,加快推进在乌上游油气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
突尼斯项目通过总经理QHSE授课的形式,进行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加强质量知识培训,形成全员参与、认同的“质量管理无处不在,质量管理无处不需要”的共识。
叙利亚项目召开质量安全大检查现场办公会,做到“深查真改”,进一步树立“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中油国际(凯尔)公司针对今年没有现场施工,把工作重点放在人员素质提升和组织标准宣贯上,进行质量标准规范学习,采纳合理化建议,培育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2010年是海外勘探开发公司重点推进“三三一”工程建设年,各海外项目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海外油气业务发展方式转变,切实转变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海外项目发展创效能力、战略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国石油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