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城区社区管理中心鹰山社区老干部政治学习小组于1995年8月自发成立,15年来已开展学习210多次。15年,花甲奔古稀,七十至耄耋;15年不短,足以让老人们白发满头,步履蹒跚;15年不长,相同的爱好,共同的学习,让他们心态永远年轻。如今,平均年龄已近八旬的10多位老人,将学习小组的15岁生日作为新起点,因为,大家——
“都有不学习真不行的危机感!”
“这些是我读书看报时做的一些笔记、学习小组传阅画圈的资料,还有我自己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做到的承诺》……”
9月3日上午,1941年起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赵彤拿出笔记本,向前来家中看望慰问他的巴陵石化总经理朱建民介绍他所在的老干部学习小组学习情况。
今年86岁、精神矍铄的赵彤,是学习小组里年龄最长者,也是第一任组长。前不久的8月8日,赵老和其他12位“同学”,迎来了学习小组的15岁生日。
认真翻看了赵老的学习笔记和学习资料剪贴本后,朱建民满怀敬意地说:“赵老,你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祝您和学习小组有新收获!”
“人生百年不是梦。”赵老和他的“同学们”笑着说,“我们还要坚持学习10年、20年!”
“这五年”似乎“一转眼”
“这五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七大……”8月9日,城区社区专为老干部政治学习小组成立15周年而开座谈会上,第二任组长、80岁的黄书明主持会议时介绍,“赵老用12页稿纸,写了《学习小组这五年》的简要回顾。3000多字、六个部分的回眸,是他花了近一周时间一字一句用钢笔书写的。
2005年8月,学习小组曾举办了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此后的“这五年”似乎“一转眼”。三个“这五年”,概要起来,就是学习210多次。“回顾这五年的经历,倍感振奋,感慨多多!”黄书明的一席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同学们”都带着各自的学习体会有备而来,座谈会俨然学习小组的“比学赶帮超”动员会。
参加学习15年来,赵彤共写了3大本近50万字的学习笔记,近两年还撰写了《阅读科学发展观资料后的若干联想》。在题为《我为学习小组做了些什么,我在学习中得到了什么》的发言中,他说:“在阅读过若干文章后,我获益最大的是思想、观念上的释疑、解惑,澄清了长期在脑海里浮现的糊涂观念……”
现在,赵老正在通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七个怎么看——2010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看到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有关房地产的评论,他特意剪下来,作为《从“蜗居”走向“安居”》章节的补充学习资料,推荐给其他同学研读。人民日报从今年4月28日至9月7日陆续刊登的学习贯彻廉政准则“52个不准释义”,他一一剪下来通读自学,并留作资料。
“我已85岁了,虽是‘近黄昏’,但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也希望更多的离退休同志能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李德明在发言中说,“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同志们,为了真正理解并坚决贯彻党的政策,搞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就更应认真学习了。总之,我们大家都要有不学习真不行的危机感。”
81岁的老干部李伟,认真宣读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学习体会。虽然是中途加入学习小组,但他老很快融入团队,成为“骨干”。老人不但自己认真学习,和同学讨论,还经常在家里和子女晚辈畅谈学习是“呼吸新鲜空气”。为了如期参加座谈会,最近身体欠安的老人,特意调整了问诊治病时间。
因住院不能来参加座谈会的杨穆笙老人,特意向组长转交了一张请假条,假条上,老人还就学习小组下一步开展“开放式”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年近八旬的陈玉洁,下肢疼痛,行动不便,报纸都由邻居代取,但只要接到学习小组活动的通知,她都坚持参加,积极发言。“我虽是学习小组的新成员,但也有点地体会,学习小组能坚持学习15年,主要是我们这些老同志有一颗热爱党、热爱伟大崇高事业的心,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充满信心,这是学习的灵魂。”
“学什么”也“与时俱进”
“8月9日,小组学习座谈会;9月20日,讨论《七个怎么看》;10月25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种全会会议精神及公报……”7月25日,在黄书明的主笔下,学习小组今年8至12月的学习计划排出。
“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等事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很关注,”黄书明说,“巴陵石化年中职代会召开,提出奋力创先争优,强‘三基’、除‘四害’、比学赶帮超,巴陵石化报上有详细报道,我们也都认真学习。”“有关老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话题,我们需进场议论和研究。”
最近,集团公司组织开展HSE大检查。赵彤和小组成员通过阅读《中国石化报》了解党组领导深入基层开展HSE检查的情况。“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特别重要,苏树林总经理等领导带头抓安全,我们老同志看了都说好!”
1995年8月8日,由赵彤发起,周大嶷、夏惠清、黄书明、刘树森、李德明等有共同兴趣的几位老同志积极响应,成立了政治学习小组。后来,欧阳旭、张成铭、左贵鹏、王裕模、杨穆笙等老同志陆续加入。虽然年事已高,眼花体弱,老同志们都坚持学习,与时俱进。
15年来,他们根据党中央政策、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从《求是》、《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文摘》、《半月谈》、《中国石化报》、《石化老年》等报刊上收集、抄写、整理、复印学习资料,互相推荐,传阅学习,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企业及社区中心工作畅谈和撰写心得体会。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7月,学习小组将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有关“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系列专论、“七个热点问题怎么看”的文章剪辑在一起,在小组成员间传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部署强“三基”、除“四害”工作,提出“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后,大家又都看报学习。鹰山社区离退办的工作人员说:“和老同志聊天,经常可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蜗居、低碳、节能减排、舆情等‘时髦’的新词,感觉他们的学习是紧跟时代步伐。”
“作为退了休的党员,生活自由,压力小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视野开阔,争做一名政治上不糊涂、精神上不空虚、思想上不庸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永葆青春的共产党员。”今年76岁的小组成员欧阳旭说,“我们小组成员虽然流动,但学习热情有增无减,我也将在这条宽阔大道上一直走下去!”
如今,学习小组不仅有10名7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同学”,也有3名70岁以下的“新同学”,年龄最轻的邱华今年62岁。她3月份开始参加小组学习,6月份写出《宝刀未老,学无止境》的学习体会。经赵彤介绍,与邱华一同入学的68岁的要祯说,“是老同志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动和影响了我,参加这样的学习时间虽不长,但感到很充实,受益匪浅。”
“立标杆”看“老有所学”
“鹰山社区老干部学习小组坚持15年学习交流,是真学,体现了老同志热爱党、忠于党的思想境界,给全公司1万多名党员做出了示范,这也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标杆。”9月14日,巴陵石化党委书记李大为如是高度评价学习小组。
8月9日,学习小组成立15周年座谈会上,巴陵石化城区社区管理中心主任刘道平代表社区向赠送了“生日礼物”——新一批政治理论及养生保健书籍。多年来,社区及离退部门为学习小组开展活动给予了始终如一的支持。
8月10日,城区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向全体党员和职工发出向学习小组学习的倡议。城区社区党委书记袁波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谐社区,提倡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队学习,学习小组的老同志就是一面镜子。”
老有所学促进了老有所为,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也收获了“老有所乐”。学习小组成员既爱学习,也注重做到学以致用。他们结合学习开展思考,积极主动关心参与社区建设,在外探亲访友发现其他社区好的做法和经验,就收集资料,立即写信推荐给社区。
2003年10月24日,鹰山社区社会公德老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这一天,正值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两周年。而参与发起成立志愿者协会的,就有学习小组的成员赵彤、杨穆笙、黄书明等。“当时我们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觉得应该、也可以为文明社区创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赵彤说。
戴着“小红帽”,携手辖区内的中小学生,身兼“老年志愿者”角色的学习小组成员,热心公益事业,举手投足令人感佩。黄书明只要见到路过的地方有垃圾,都要弯腰捡起送到垃圾桶。有一次,赵彤看到职工俱乐部有一处不卫生时,硬是找人到现场看“实证”,弄得管理人员既紧张又敬服。如今,志愿者协会已由最初的数十人扩大到200多人。
在鹰山社区内鹰山小学附近的故事亭内,放学的孩子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聆听学习小组成员邱华绘声绘色给他们讲精彩的故事,寓教于乐。她以自己的“再学”经历,鼓励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和邱华一样,学习小组的成员,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为汶川地震灾区等地进行爱心捐款活动中,他们都踊跃上交“特殊党费”,表达爱心。前来调研的集团公司离退部和关工委领导在得知这些事迹后,也向老同志们表示感谢。
5年前,时任鹰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的蒋葵,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主题,组织纪念老干部学习小组成立10周年板报展。
“老干部学习小组15岁生日了,我感叹时光如梭,感叹老同志们的坚持与执着,更感叹自己已无法用更好的词语来概括他们这种永不磨灭的信念与理想。”蒋葵说。于是,在座谈会上,她仍以这16个字为题,和大家一同表达对老同志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