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一次能源   生物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煤炭石油水能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
    二次能源 氢能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沼气洁净煤 其它能源  
    社区互动:太阳能 新能源
    站内文章搜索
      热门:太阳能 风能 沼气

    国勘公司扎实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

    访问: 石油资讯 来源:环保信息网 2010-10-15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记者李鑫轶 孙连民 姜春晖报道: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已拥有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近3500名中外员工,中方员工比例已由2006年的40%降低到2009年的26%,国际员工人数从2006年的2%提高到2009年的6%,当地雇员人数从2006年的58%提高到2009年的68%。

      “公司的国际化,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勇告诉记者。几年来,该公司积极探索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国际化业务提供人才支撑。今年,该公司组织人事系统结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开展,围绕海外油气业务发展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司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该公司坚持“人才国际化、雇员本地化”的工作思路,发挥中国石化雇主品牌优势,以国际化思维选贤任能。

      对于在海外的中国员工,该公司坚持在海外项目运作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素质高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中高层管理岗位上来。

      哈萨克斯坦公司员工翁行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哈萨克斯坦遭遇30多年不遇的寒冬,野外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翁行芳扎根一线,顶风冒雪组织、协调现场施工队伍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攻破重重难关,取得了萨吉兹区块勘探的重大突破,为建设年产量50万吨规模的油田奠定了坚实的储量基础。和他一起工作的哈籍员工说,“从翁行芳的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中国人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翁行芳2009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今年7月被提拔为哈萨克斯坦公司副经理。

      对各类国际人才,该公司把海外项目运作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

      2005年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尼日利亚公司聘请了第一位英国籍员工担任首席运营官。2008年,伊朗雅达项目又先后聘请近20名经验丰富的国际员工。今年,公司又通过公开竞聘,考核提拔正处级干部20人,副处级干部48人。

      近几年,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积极与壳牌、英国石油、道达尔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和SBC、美世、韬睿惠悦等国际化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工作体系。近两年公司培训海外项目经理102人。举办国际项目管理培训班5期,培训海外项目业务骨干156人,各类人才不断成长进步。

      同时公司也注重发挥外籍员工的作用,让外籍员工留得住,干得好。今年8月,Addax公司原首席法务官大卫续聘为该公司首席法务官,原勘探部经理罗伯特因表现优秀,被提拔为首席运营官。 今年,中沙天然气公司(SSG)勘探部高级地质师阿布·穆罕默得·萨克鲁被评为中国石化沙特籍优秀员工。


    标签: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

    上一篇:中国石化向海南灾区捐款800万元
    下一篇:扬子石化走访客户促个性化新品开发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