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越3000万吨大关,一举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田。今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将迈上3500万吨台阶。
快速发展的背后,凝聚着员工的智慧和创造。近年来,长庆油田深入开展员工技术创新活动,成为长庆快速发展的智库工程。
完善新机制: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长庆油田在员工技术创新活动中,确立“1277”(12项关键技术、7项配套技术、7项开发试验)科技创新体系,启动低渗透国家工程实验室,出台项目攻关奖励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每年拿出4000万元设立重大发明奖、技术创新奖和节能专项奖,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长庆员工技术创新扶持计划”。
3年来,长庆油田共取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4项,公司级技术创新奖273项,授权专利154项。其中,油气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有效开发技术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拓宽新空间: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
长庆油田注意突出员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员工在创新创效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坚持用员工姓名命名发明成果和优秀团队。多年来,王十六接转站站长郭秀玲针对生产任务重和新员工多等实际,探索温情管理法和岗位循环培训法等班站管理方法,收到很好效果。为此,长庆油田把她所在站命名为“郭秀玲站”。工人发明家程少春多项发明成果获国家专利,长庆油田建立“程少春工作室”,专门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
坚持总结经验,推广创新成果。长庆油田把员工探索出的实践管理、技术经验总结,整合为标准工作流程和技术应用体系,编辑出版《基层建设管理十法》与《基层管理案例集萃》等书册,并推广应用“梁庆辉四化培训法”等70余项先进操作法和技术革新成果。
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长庆油田每3年开展一次技能专家和创新能手评聘活动,对优秀人才给予每月享受2000元至3000元的人才津贴;每两年开展一次“十大技术标兵、十大管理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营造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
搭建新平台:塑造创新型员工队伍
长庆油田搭建三个活动平台,推进“技术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立功竞赛活动。
一是搭建培训平台。近3年来,长庆油田组织6万余人参加各类培训,1.8万人进行技术等级鉴定,有力推动了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员工队伍建设。
二是搭建练兵平台。长庆油田连续14年举办员工职业技能大赛,坚持每年承办陕甘宁三省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有200余人获得省部级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称号,100余人通过竞赛破格晋升为技师或高级技师,多人在中国石油技能竞赛中荣获金奖。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长庆油田开展以建设“五型”班组为核心的“长庆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组织“万人献万计、岗位创效益”合理化建议活动。今年又举办长庆油田员工创新发明成果展,集中展示了27个基层单位700多名员工102项技术创新成果,为深化员工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