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兰州石化公司在结束了38个二级单位的第三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之后,又组织人力,对公司机关的13个处室进行岗检。
3月份以来,兰州石化启动全新模式的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从安全、生产、设备、劳动纪律四个方面深入查找问题,寻找管理“短板”。
法律事务与企管处处长徐文学说:“兰州石化已有50多年的历史,岗检也断断续续开展了50多年,但这一轮岗检与以往相比,组织方式、评价标准、考核思路都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
受检者也是组检者
兰州石化公司的新一轮岗检每季度开展一次,除福利费用中心、房产中心这些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单位不查外,其余的38个二级单位都要受检,机关处室也在岗检之列。与前些年机关处室检查、基层单位受检不同的是,在这轮岗检中,基层单位成为了岗检的组织者。
每次岗检有13个检查组,其中6个检查组的组织者是基层单位,兰州石化习惯上叫组检单位。
组检单位是由抽签确定的。个别单位担心查出问题过多伤了单位之间的和气,而不愿当组检单位。岗检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解疑释惑,引导组检单位认识到代表公司组织岗检是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对于各二级单位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意义非凡。总经理玄昌伟要求组检单位克服畏难情绪,做到“检查问题与指导工作相结合,检查台账资料与检查管理实效相结合,组检单位与被检单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相结合 ”,实现预期目标。
检查中,机关处室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先对组检单位进行为期两天的检查,组检单位再集中全厂的管理人员,由厂长带队,按照机关处室检查本单位的标准,对本组的6个基层单位进行检查,每个单位被检时间都在半天以上。
兰州石化法律事务与企管处负责岗检组织工作的高级主管雷云说:“机关处室对每个组检单位进行为期两天的检查,可以保证检查彻底而深入。”
一位参加了岗检的车间主任说:“让基层单位参与检查,这是岗检观念上的新认识,这样岗检不仅成为发现问题的源头,而且成为炼油化工系统各生产厂相互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因为组检者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很快运用到本单位的管理中,不再需要管理部门的总结推广。”
形成标准引导机制
在雷云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本岗检标准,一本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辅助单位,另一本适用于矿区服务事业部各单位。打开一看,每个单位应该检查的内容、权重、依据、评价标准一目了然。
“只要熟悉了书中内容,公司任何一个具有管理经验的人都可成为岗检者。”雷云说。
兰州石化岗检标准经历了3次大的修订。在首次岗检之前,兰州石化集中各专业部门的力量,制定了全公司通用的岗检标准。可是部分二级单位的管理人员认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生产厂的管理实际。公司根据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进行了修订,每个二级单位都有了具体的岗检标准,并进行合并同类项,共形成了生产类、检维修类、储运类等9大类岗检标准。经过第三次岗检实践后,兰州石化再次对标准中的扣分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最终形成细致规范、操作性强的两本岗检标准。
“有了岗检标准,基础管理就形成了以标准引导、为执行标准服务”的机制,确保了‘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管理理念的落实。”雷云说。
兰州石化还首次把机关处室也纳入岗检范围,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在检查中针对机关处室的工作性质突出沟通、咨询和指导。
负激励用于考核中
岗检结束后要打分排名次,各小组排在末尾的单位要进行复检,目的在于督促整改查出的问题,要求整改率达到100%,
岗检考核分两部分,一部分对查出的问题考核,另一部分对整改情况进行考核。兰州石化首次将负激励用于考核中,即第一次岗检中所有受检单位都要被扣分,查出问题少,整改率高的单位扣分少,否则,扣分多。
“今年的岗检因为每家单位都有问题,都需要整改,所以都要扣分,到了明年,随着岗检的深入,标准会越来越高,问题会越来越少,有的单位检查分数就可能达到公司的要求,也就不扣分了。”雷云说。
兰州石化将岗检的考核结果纳入平衡计分卡中,在业绩奖金中体现,以确保岗检达到预期目标。某单位因岗检查出问题整改率不到85%,衡量整体状况的分值全被扣完,月奖少了3000多元。
岗检由公司领导带队并全程检查指导。第一次岗检结束后,7个单位排名靠后,总经理玄昌伟一家一家地调研,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帮助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在公司每季岗检的基础上,分厂每月开展一次检查,车间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检查制度,落实了“干部走动式管理,员工不间断巡检”的管理理念,确保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新一轮岗检在兰州石化虽然只开展了3次,但效果很明显,装置现场面貌焕然一新,安全管理更加受控,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工艺平稳率明显提升。厂区呈现出沟见底、轴见光、阀门干净整洁、工具柜整齐划一、控制室干净明亮的崭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