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领域的革命潮汐正在川渝大地涌动!
“山雨”欲来风满楼,川庆钻探公司上下都在为推进工程技术服务的革命式转变而思索着。
一味陷入传统的关联交易之中是没有出路的,一味保护内部市场是没有出路的。传统的工程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川庆钻探人清楚地认识到,像川庆钻探这样工程技术产业链完整、作业区域点多面广、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技术企业,必须迎来一场革命。
转变须从认识突破
工程技术服务是实现“油气至上”战略的关键,正所谓“钻头不到,油气不冒”。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以来,工程技术服务板块走市场化道路、参与国际竞争成为集团公司实践“资源化、市场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必然选择。
与国际接轨、持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是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板块专业化重组的初衷,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引“狼”入室,让群狼竞争的效应来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就曾经是工程技术板块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举措。但工程技术服务已进入高技术和低成本制胜的时代,持续地革命式转变将会成为常态。不转就将失去市场,不转就难以实现效益发展,不转就难以解决深层次矛盾。
跨国技术服务公司凭借特色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民营队伍靠成本优势,占据着市场的高端和低端,对川庆钻探现有市场形成了挤压态势。目前,川庆钻探钻井队平均年进尺3万米,与国外陆上钻井队平均水平4.5万米相比差距较大。
当前,川庆钻探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社会化负担较重。2009年人工成本比例达到23.8%,减员增效的矛盾突出。但作为国有企业,从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的大局出发,必须建立员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这就要求川庆钻探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走队伍规模不增、效益实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转变须由技术引领
技术进步是工程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更是破解发展困局的“金刚钻”。提速与提效都有赖于技术进步。目前,川庆钻探的总体效益与工作总量未能同步增长,技术创新滞后于生产需求,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川庆钻探认识到,推动革命必须解放思想,在技术上实现从跟进型向创新型转变。
川庆钻探把新技术新工艺从被动应用向主动推广转变。公司树立起主动加大技术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实现提速增效的思想,主动采用新技术,大胆试验新工具,积极探索提速的新路子,科学处理好投入与产出、提速与提效的关系,通过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形成自有的特色技术。如在合川提速中,川庆钻探依靠自身力量,加大螺杆、PDC钻头、MWD等工具的投入应用,在提速、提效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川庆钻探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引领市场。深化发展以气体钻井、欠平衡钻井、复杂深井超深井安全钻井、山地地震等为代表的川庆特色核心技术。如长庆录井公司主动研究应用色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录井新技术,及时准确发现了油气层,引起长庆油田公司的重视。此项技术的应用成功拓展了录井业务范围,并由此占领了此项业务的市场。
川庆钻探强化技术集成,打造为工程技术服务的攻坚利器。物探公司把收入的2%投入到Geomountain系统的开发。通过这个系统,物探公司大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从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同时,川庆钻探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集成融合,形成了一批集成度高、综合性强的技术系列,为公司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转变须促管理创新
川庆钻探总经理胥永杰强调:“川庆的革命是全方位多领域的,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川庆钻探提出,逐步从经营结果对标提升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对标,并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推进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力争“十二五“末主要单位净资产收益达到10%以上。
同时,川庆钻探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投资精细化管理,对建设项目按投资回报进行排队优选,保持与公司发展相适宜的投资强度;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两级机关综合管理费用下降10%;加强物资精细化管理,提高物资采购集中度,强化以钻具为主的摊销资产管理;加强用工精细化管理,开展人力资源量化指标评价,推进劳动用工由计划用工向效益用人转变;加强生产组织精细化管理,优化作业流程,强化工序衔接配合,不断提高生产时效,实现钻机利用率和生产时效达到95%。
川庆钻探的二级单位也在管理创新上做足文章。物探公司压缩施工单元,实行项目管理,打破单队施工模式,以项目的大小组织生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施工能力和效率。油建公司推行大EPCC管理模式,把产业链向前延伸到设计、采购,向后延伸到开车、试运,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服务保障能力和竞争实力,企业效益大幅攀升。
革命是一种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气质。川庆钻探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让各方面工作从转变向革命跃升,这是向上的气质!